AI摘要:「過午不食」是一項有根據的養生法,依據中醫的子午流注,不同時間段的身體器官會有不同的功能活動,其中午後吃食物會加重陰氣,導致身體不適。這種習慣有助於保持身心健康,清除身體內垃圾,並可以透過逐步調整飲食習慣,從而漸漸習慣過午不食。另外,選擇恰當的食物也是維持健康的關鍵,包括鮮奶、抗癌蔬菜、豆腐、水果、澱粉質等,而避免人造食品、冰品、刺激性食物等有害食物則能維護身體健康。
Powered by 部落Bot.

根據中醫子午流注:
子時(23-01),膽把膽汁給換了,人就有一個清楚的大腦;
丑時(01-03),肝把血給了,產生新鮮血液(子、丑時最好進行右臥睡眠利於健康);
到了寅時(03-05)(可以起床了),把血供給肺,肺朝百脈,也就是把營養和氧氣輸送給了全身,所以人醒了以後,臉色是非常好的;
當卯時(05-07)醒了,人該排泄了,這時大腸經開了,排泄乾淨了;
辰時 (07-09),該吃飯了,胃經開了,利於消化;
巳時(09-11),消化完了該營養了,脾經這時動了;
午時(11-13),血液大量供給了心經,心經很旺,烈陽當空,在這種情況下,一氣哈成;
未時(13-15),小腸經開了,心為火,脾胃為土,火生土,午飯吃完了,小腸趕緊給吸收了;
大量的水分要走掉,這時到了申時(15-17),膀胱經開了;
到了酉時(17-19),腎經開了,腎藏精華,也就是忙了一天,這時把一天的錢都存到這裏來;
戌時 (19-21),心包經開了,查一查有沒有特務,也就是把一切邪的東西給清除掉;
亥時(21-23),三焦百脈都開了,需要休養生息了,人這時就開始睡覺了。

過了中午陽氣下降,陰氣上升,吃了食物會使人陰氣加重,早晨是天食,中午是佛食,晚上是鬼食。過中還食會使胃和大小腸內堆積垃圾,所以過中不食,是清腸的最好方法,因小腸和心互為表裏,腸清則心清。

吃飯過飽或過了中午還吃飯,會使經脈不通,經脈不通,則身疲困乏、心地閉塞,心地閉塞,則道業荒廢。若5-7點吃晚飯,則使腎經不通,無法後轉上升起命門火,形成污穢之精,助長愛欲,接著7-9點使藏第八識之心包經不通,無法清除心臟周圍邪氣,久之,正居其內的心不能主神明,大腦思維被心包內之邪氣所控制,接著9-11點三焦百脈不通,11-凌晨3點膽肝負擔重,解毒換血功能下降,嚴重時影響睡眠,到了第二天凌晨寅時陽氣不易升起,到了卯時,腸道淤積的濁物難以排除,在體內形成毒素,進入血液和臟腑百骸,到了辰時巳時的最佳吸收營養階段不思飲食,形成惡性循環,到了午時心負擔重,陰陽相交不利。所以過中不食能保持頭腦清醒、清心寡欲,身心俱得輕利明快。

在方法上,可以先以水果或補氣湯代替,再以水代替,進而達到完全過午不食。


持過午不食有如上所述之好處,有理念而持午,人人皆可行之,持之以恆,即可得到持午之功德與利益,無有限制。

什麼樣的飲食方式,對健康有幫助?

 頭先初心者可改吃較清淡的飲食,調整營養分配的方式,而且,早上要吃的好,中餐要吃的飽,晚餐吃的少,絕不吃宵夜。

 進階者可慢慢的轉換成過午不食(吃飯時間從早上 5: 00 ~下午1:00 ),先從每週一天過午不食,連續四週後再調整一次,最慢七個月內,就可漸漸習慣過午不食。

 當連續一個月過午不食後,可停五天,接著再二個月過午不食,停五天,依此類推,到連續五個月過午不食,再休息五天,經過以上調整過程,就能穩住過午不食的習慣。

 過午不食的習慣,對健康有極大的幫助,能淨化我們的身體且可累積福報。

 還有於農曆初一、十五斷食,可清除身體中的廢物,對健康也有極大的幫助。

飲食營養該如何調配,才會對健康有幫助?

 食物的營養對於人,就如同油對車子一樣。車子要加油時,我們一定會加合適的、沒有雜質的油,車子才能順利運轉,對於我們的包身也就是人身寶也要愛惜,不能吃不恰當的食物。

 以下介紹不恰當的食物:

  (1) 人造的:如汽水、可樂、運動飲料等。

汽水、可樂會腐蝕牙齒、刺激胃酸,消耗身體中的鈣質。運動飲料含鈉離子太多,會造成身體電解質不平衡,加重腎臟負荷,特別是在晚上時喝。

  (2) 冰的:冰棒、雪糕、冷飲等。

低溫的食物含刺激食道發炎、降低胃的蠕動率,以及阻塞氣脈。

  (3) 刺激性的: 煙、酒、咖啡、可可、茶及含咖啡因的飲料等。煙會阻塞氣脈,酒會麻痺腦神經,咖啡會刺激心臟,可可對腎、肝、大腸不好,茶會刺激胃。

  (4) 燒、烤、油炸的:燒餅、油條、泡麵對肝不好。

  (5) 不易消化的:油飯、炒飯、炒麵因含有很多油,對胃不好。糯米飯因有黏性不易消化,對胃不好。

  (6) 太多調味料的: 蒜、蔥、辣椒、胡椒都會刺激口腔、食道及內臟。

  (7) 防霉劑、抗氧化劑、防腐劑等,含有這些東西的食物, 會破壞肝、腦、神經系統,所以最好不要吃。

  (8) 蛋或蛋類製品:因為容易滋生細菌,最好不要吃。

 以下介紹恰當的食物:

  (1) 鮮奶:每天喝 1 ~ 2 次,每次 250CC ~ 300cc

  (2) 抗癌蔬菜:芥藍菜、高麗菜、花菜。

  (3) 豆腐:可補充蛋白質及鈣質。

  (4) 水果: 蘋果、梨子、水蜜桃、葡萄、木瓜、酪梨、檸檬等(芒果、榴漣除外)。

  (5) 澱粉質:白米、燕麥片等。

  (6) 種子:蓮子、松子、葵瓜子、榛果等。

  (7) 用粗鹽取代醬油。

  (8) 以蒸煮來調理食物,比煎或炒更好。

  (9) 水:口渴時喝煮開過的溫開水最好。

 因每個人多年的積習難改,只要慢慢調整就會轉變過來。再者,要細嚼慢嚥,也非常重要,口腔咀嚼,需要能量較少;若狼吞虎嚥進入胃裡,需要較多能量,才能分解,延長了食物在身體的時間。


  宋大詩人黃庭堅(山谷)信佛,早晨吃粥,中午吃飯,過午即不食。唐白居易《長慶集體》十九《龍華寺主家小尼》詩:「夜靜雙林怕,春深一食饑。」卻是對佛門弟子衷心悲憫的詩句。只是,古人認為過午不食也是長壽和保身養體的秘訣,並以為夜食過飽容易致病,宋人長年訣有這樣幾句順口溜:「夜臥不蒙首,晚飯少數口。」意思就是晚上睡覺,最好不要蒙頭大睡,蒙上了被子睡覺,空氣不流通,對人健康不利。而吃飯呢,即使不遵守——過午不食,但只要在吃飯時,不貪飽,少吃幾口飯,也是好的。